11.8.16

2016.8.11 NO LONGER MOMMY'S BABYGIRL, BUT GIRLS MOM!

認識黃淑文老師緣起於『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從家庭層面來看自己, 我從來不是個從容做自己的人,更排斥身為媽媽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然而, 每個生命都是有計畫的來到這個世界上,自己有自己的任務需完成,每個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原因,轉念是「轉換今心」用不一樣的心念去看待【壞事】,反饋到心理層面的結果必然不同。
母親走後,我非常的悲傷,完全無法以文字紓解對媽媽的想念與心裡的寂寞。我的母親除了媽媽的角色也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的心靈導師生活的支柱我們無話不談完全相互依賴著,被媽媽的愛圈養著滋潤著。如果問我失去最重要的人的痛何時可以消除? 其實痛只會隨著時間與經歷淡化。大概是你可以好好的跟別人說說這個人的時候,那表示已經沒那麼痛了。是的,確實如此。所幸一直有好朋友們的情感的支持與陪伴度過最煎熬的時間。

母親離開之後,其實真正桎梏自己的是我那破碎的玻璃心跟對母親的罪責感 與對自己的怨對。過去兩年的時間裡我始終活在如果我當時有....也許媽媽還活著的想法中。也許知道我會如此放不下母親很早之前就對我說過,算命的說她活不過60歲樣的說法並無法解開我心中的死結 母親離開後, 我在女性友人間找支持的力量,從吃藥中獲得一些些舒緩,也試圖從書中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零極限』一系列的書籍對我有些助益,轉折的起點,概念簡單,卻不易內化執行。2015年底2016年初身體出了狀況, 失去媽媽後,才真切的體驗到 孩子身體病痛之苦只有母親會視為己痛, 除了母親視我為比她的命還重要的珍寶之外, 沒有任何人有責任或義務看顧你 也意識到獨行之路唯有自己顧好自己最實在,畢竟人人各有一本生命計畫書需執行。這個階段後期, 讀了淑文老師的『在愛裡活著』一書,關於見證一個死囚的死亡生命歷程,很好哭的一本書。喪親之痛好好哭一场,有稍稍消弱悲傷

後來看一部20集的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用孩子的眼口講述一群老朋友的老病死情愛,一群老戲精演活了戲中的老人們,更觸動了我內心對媽媽的想念,這戲太好哭了,20集斷斷續續從年初看到現在一直沒法完全看完,隨意播放,看著戲中的腳色似乎慢慢能理解為何媽媽會做出死亡的選擇,如果生命終點她還能為所愛的人做點什麼,那麼【勇敢的死亡】是她最後遺留給我們的愛,只是這禮物給的太沉太重而我太脆弱難以消受。

提到生命計畫書,過去被母親保護的我必須開始獨立完成自己的生命計畫書而這兩年的悲傷生活中的創傷 身體問題財務問題都是最好的練習題現在正在閱讀的『你是盡責憂慮者嗎?別再杞人憂天,找回平靜人生』與『每天都是放手的練習』跟8月初已經看完的淑文老師的『人生難免會有傷』,終於開始走向自我療癒之路,而我的身分已不再是那個 媽媽的baby girl, 而是girls’ mother

感謝那些在喪母之痛的日子裡陪我走一段的朋友,謝謝你們... (提到母親能寫出一些文字,我想我已經盡了我的洪荒之力了) 影片是這兩天,我反覆看了好幾次,每次都讓我很開心的影片, 很喜歡這個女孩受訪時的真情流露)

15.5.16

2016/5/14 中醫診

因為小腹實在大的很離譜,這兩三週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目測約4個月身孕的凸度,漲胸,腹悶的感覺,嗜睡,淺眠,愛吃到12分飽,想吐) 兩包庫存的中藥吃完,肚子消氣一點,但是身體還是unhappy...  以上症狀太像有孕,所以事先驗過沒孕,完全是經前症候群的一些症狀.

週六拖著姊妹去看中醫,很難得身體狀況居然受到醫生的誇獎,診斷的結果是:
 1.膽內的油少了?(怎麼可能???難道偶爾喝喝美安產品真的有改善體質?)
 2.心臟有力 (可能最近睡的很多, 晚上10點睡,中午午休也睡),
 3. 心情大改善沒把到壓力的脈,(是說可能早晚會沒頭路,所以工作上不再那麼追求完美, 小孩錯了就罵不再抑郁).
 4. 以上症狀改善,需要調理的部分就是單純的婦科,把基礎體溫拉高讓月經來即可.
 5. 想請他開減肥的藥,但醫生完全不想聽...唉,還是只能靠自己了.
     

9.5.16

2016/5/7 母親節

母親去世後的母親節除了孩子送的卡片之外, 似乎跟我沒什麼關係,

因為稅單寄到舊家,只好回台北前去拿, 許久沒踏上去的五樓,按了門鈴,從窗外看進去,門口幾雙拖鞋,來應答的婦人讓我吃了一驚, 雖沒有媽媽的神韻,但是髮型(燙捲set的短髮)與黃色t恤配黑色七分褲,甜甜的笑容,那不是媽媽嗎? 不知道是幾年前,那些年我按了門鈴還能幫我開門開開心心迎我回家的媽媽..... 不是的,是房客.

她熱烈的邀請我進去看看自己的家,而我當下只能帶著孩子而逃,我怕多待上一刻眼淚會忍不住.. 原來傷痛只是沉到底下,沒有浮出來罷了


3.3.16

2016 3/4

送到川堂:
momoko主動背起書包跟媽媽說: 到這裡就好,我自己去..
媽媽愣住,問她:  那我怎麼辦?
momoko說; 你可以去上班了,bye bye

時間還早,教室還沒開門,媽媽躲起來偷看發現她坐在教室門口,媽媽忍不住走過去問她要不要先去早自習教室等老師來.她很堅持的說不用,兩人還在討論時老師來了.

面對長女,媽媽總是迫不及待想放手,讓自己喘口氣, 而么兒總是迫不及待想長大,證明自己也可以! 

2016.3 親子三溫暖

1+2 的生活偶爾持續著,是有壓力的,壓力顯現再身體狀況上.

用新奇有趣的眼光看著兩個孩子成長,其實還不錯.

鑒於前一晚媽媽生氣她們看了一個多小時的DVD, 已經看太久八點後不能看電視 , 姐姐再回家的路上商量著要看30分鐘DVD,再看一下電視. 媽媽請孩子先洗澡,媽媽弄晚餐,洗澡晚餐後才可以看一下DVD.

不用洗頭的日子,姐姐可以自己洗澡,而妹妹也努力的學習自己搓洗沖水(聽說是要趕快學會自己洗澡, 把幫她洗澡洗的很爛的爸爸換掉), 孩子很努力呢~

晚上睡前,陪妹妹共讀認字,姐姐準備自己待會要講的故事,等妹妹讀完換媽媽躺著聽姐姐念故事,原來媽媽也有過的這麼爽的一天~ 讚.

講完故事,姐姐的Q&A妹妹答不出來,所以妹妹依舊是以鬧脾氣收尾, 眼看著妹妹會越鬧越大,媽媽說故事時間結束,關燈躺好,姐姐就聊起五四三來了,
姐說: 星期六學校日好像有扯鈴老師的演講,兩個小時想去聽可是可能無法站足兩個小時,說著老師學扯鈴的過程,也能扯到自己的扯鈴繩子應該有問題,不然怎麼會扯不好呢? 也講到自己班上的體育課什麼都教卻什麼都教一半.
姐又說: 聽說孩子12-18歲就是青少年,青少年喜歡做一些事情,抽煙喝酒什麼什麼的.不能做的這個年紀全要做.
媽媽說: 是阿,是青少年,也叫青春期, 不過不用青春期,小孩也一樣,硬是不能做的越是要做.
妹妹說: 哇那姐姐快到這個年紀了,18歲還有10年耶,好快! 姐18歲要做什麼呢?
媽媽說: 對啊,18歲可能交男朋友, 去約會了.
講到這個,母女三人尖叫笑成一團.

講到男朋友的話題,
姐問: 媽媽如果爸爸有女朋友你會怎樣?
媽說; 女朋友? 以前還是現在
姐說; 是假如拉
媽說; 就把姊妹送給你爸,讓他自己帶,媽媽自己住, 也交個男朋友阿..
姊妹馬上搶著說: 媽媽跟我住. 媽媽跟我住
妹妹還補姐一槍 : 不要跟姐住,跟她住還要管功課要生氣.
媽媽對妹妹說: 跟你住,你也隨時會發脾氣
聽到媽媽這麼說妹妹馬上氣的大哭....
姐說: 其實是我自己想像的,因為有時出門,媽媽沒去,我就會想空著的位子如果坐著爸爸的女朋友....
(小二就要這麼成熟嗎?)

2016 新 習慣

願意改變才能產生能力(學習力)

1. 早睡
2. 早起
3. 做早餐
4. 運動
5.泡屁股/腳
6. 慢食(每口嚼30下)
7. 飲食改變 (生食蔬菜水果)
8. 培養興趣
9. 跟孩子好好說話(在愛裡活著)
10. 慢慢來
11. 微笑
12. 靜坐/深呼吸
13. 感恩


17.2.16

2016. 痔瘡治療 (update 4/1, update 2016.11.16)


8年前第一胎生產完才發現自己有痔瘡, 而且因自然產過度用力導致脫肛. 當時生產完無法立即接受治療, 儘婦產科醫生開的藥膏撐過一個月的月子(當中臥床3週,產後痔瘡的疼痛幸好有母親的照顧才得以康復) 醫生說月子后找相關醫生開刀處理一下,因為懼怕開刀選擇自然產的我自然以逃避跟忙碌為由沒有處理痔瘡, 屁眼不再疼痛了卻留了一塊肉在外頭(當初也沒泡熱水,把肉推回去),女兒每次都說媽媽屁股有一個大便.

這幾年隨著年歲增長,情緒問題,壓力,失眠,缺乏運動等問題讓痔瘡問題浮出檯面.約莫一年前,經期前排便開始帶血,  爾後,出血嚴重倒以滴的噴的方式呈現, 這當中固定看中醫,其診斷是痔瘡非其他病症,但中醫主張自然療法(飲食,運動,排便,坐浴盆治療),加上去年自己很頹廢,並沒有努力改變.所以,中醫跟自己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太大的改善.

持續每月出血約5個月後轉向西醫求診,書田的大腸直腸外科醫生診斷屬於第四期脫垂(瘜肉脫出無法自行內縮,且有混合痔瘡的問題)先以打針的方式止血,且建議擇期開刀(肛門美容手術),據說住院三天即可出院,恢復期不明確. 礙於工作,且懼怕開刀,打針后沒在出血,也就沒把開刀的建議放在心上,到了2015年11/12月左右,又開始排便出血的症狀,待2016.1月經期後再回書田找同一個醫生治療,醫生沒再幫我打針儘簡單上藥處理,直接明說要開刀才能根治.

在書田沒有妥當的治療, 持續出血內心很慌張, 這時想到姐姐說過別人推薦郵政醫院的醫生,擅長以門診手術治療痔瘡問題. 網路查詢洪醫生的個人網站,有相關的文章,治療的方式. 因為想法接近,且聽說門診手術後隔天可正常上班,再加上門診時間是一週七天, 趁著孩子不再身邊, 鼓起勇氣掛2016.2.1晚上的診.

2/1 初診症狀: 出血,外痣腫脹影響排便,肛門瘜肉脫垂,醫生診斷可以用痔瘡結紮門診手術處理,立即處理,15分鐘完成.
給藥:
1. 止痛
2. 止血
3. 腸胃藥
4. 瀉藥/軟便
5. 藥膏

以過來人經驗, 我建議重症患者術後:
1. 立即吃止痛止血的藥丸
2. 過度疼痛可以冰敷
3. 任何問題請回診找洪醫師做進一步處理(打麻藥針止痛,非常重要)
4. 熱水泡屁股,按摩推回脫垂瘜肉
5. 禁吃油炸,辛辣食物
6. 充足的睡眠,減少壓力,作息正常 (菊花是一個指標)
7. 門診手術後處理過的痔瘡莫2週才脫落,這期間都會疼痛,止痛藥約莫吃了17天才停藥.(洪醫生的文章說復原要一個月)

2/26 週五下午第二次回診,繼續進行門診手術
因第一次的疼痛復原經驗很可怕,曾猶豫是否要繼續進行,原本約定第二次回診剛好經期, 後來還是選定228連續假日前進行第二次的門診手術,連假可以臥床休息. 雖然有經驗但恐懼的程度有提高,所幸第二次疼痛感減少許多,吃了止痛藥完全壓制,只是吃藥讓人很疲累,連假就處於醒醒睡睡的狀態.

228連假孩子們去台中玩兩天,媽媽有充分休息的狀況下,傷口不覺得疼痛,一直到孩子回來,心煩壓力屁股又開始隱隱作痛,隔天(綁痔瘡后的第四天)馬上反應, 排便又開始出血,稍微疼痛. 不想吃藥的情況下只能隨時提醒自己慢慢來, 連著幾天排便都還有血,需要觀察一下是否要吃醫生開的止痛藥.

4/01週五 晚上第三次(最後一次)回診,進行第三次門診手術
由於上次比較無感,這次再無心理準備下 ,綁很痛,已經說不出話來,醫生交代注意事項時連頭都無法點,醫生說看你這麼痛,我幫你打麻藥吧,要打針還是灌藥?打針比較痛喔.  我說都可,都試過了, 於是醫生採用打針快速消痛的方式,打了針還是痛,而且整個人開始頭昏,撐著付款拿藥,吞下止血止痛的藥,趕快回家,家裡還有個小人看電視等我. 雖說已經打了麻藥, 吃了止痛,屁股還是痛的要命,幸好隔天已經1/3, 藥持續吃了三天, 連著一兩週, 屁股隱約的疼痛, 月經前屁股還是會有疼痛感,但是已經不再流血,噴血.

畢業了,其他的就靠自己維持了~~



2/1 初診候診時內心很忐忑,不知道是否也會被診斷為需要開刀,剛好后診的有一個86歲的老阿嬤跟我聊,原來我們的症狀一樣,他也是聽人介紹自己一個人來的, 互相作陪比較安心,  看診時,醫生認為我的case可以用綁的馬上進行門診手術,醫生說隔天上班沒問題,或許他真的閱歷無數,或許我的問題真的對他來說是小case,(他也有拿真的需要動刀手術的照片給我看,用很輕鬆的態度面對患者,開了藥給了名片,說有問題儘量來找他沒關係,我就出診煎了.回想起來,除了推肛按摩術其他相關衛教是很欠缺的,但是沒經歷過怎麼知道會有什麼後續?

術后的痛大概是又回到第一胎生產的痛(我兩胎都沒有打無痛),但還是可以忍耐自行用餐搭車回家,回家洗澡時發現哇 真的給我一個正常的肛門了... 不過這才是開始.第二天早晨排便后整個屁股又開了一朵大菊花 (綁進去的肉又脫出), 不知道如何處理加上上班快來不及了,洗了屁股就出門,儘管吞了止痛止血的藥屁股還是非常疼痛,於是上半天班后請假回家休息,下午洗澡時想到泡個熱水好了,一泡屁股果然舒緩很多,但是還是無法把肉推回去.(當時應該再回診,但是礙於晚上還有事情就擱著了,隔天忍著疼痛照自己原訂的行程南下,這都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有任何問題應該回診找醫生做進一步的處理),就這樣邊玩邊忍著疼痛捱到了11日自行回北部,12日醫生有上班,求診打了麻藥也補開了麻藥痔瘡藥膏,才算還我一個屁股,另外再次重申肉是塞不進去,需要按摩推入. 這次醫生就說了,我的症狀是脫肛+混合痔,痛2週正常,儘管是門診手術屁股裡還是有傷口, 當然很痛!!   唉... 真是一個經驗阿(難怪我求的籤會說14日會好).... 到剛好滿2週的那一天,排便時綁過組織壞死的痔瘡就排出來了

Update 2016.11.16
April - Nov.  還有一兩次出血的狀況,皆為刺激性(辣)吃太多 & 熬夜晚睡引起. 經期前肛門會有特別腫脹的感覺, 當自己感覺異樣建議多泡熱水,擦藥膏,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

18.1.16

2016.1.19



總覺得你擔心什麼..然後就很急..但又不知急什麼.... 

確實是這樣,連自己也搞不清.. 希望今年可以活出個頭緒,活的精神一點 ...

5.1.16

2016 雜1

說是new year resolution 太過牽強,只是對乏善可陳的生活企圖做一些改變,進行一個對身體心靈都好的包山包海的project,說PROJECT其實只不過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笑).

心靈空虛時喜歡試著從書中找答案. 過了一個什麼都沒有, 做什麼都沒提不起勁的新年假期,這當中其實像個小孩似的對孩子對老公鬧了幾次脾氣後月經來了, 窮極無聊的自己去外頭走走逛逛,在家看了幾段網路小說. 正巧看到黃淑文老師FB的PO文,同樣也是什麼都沒做的老師,卻很感恩什麼都沒做只是在自己喜歡的空間內練習呼吸吐那就覺得日子極好. 彷彿提醒著自己應該轉換想法,之後又看到"一年的幸福提案"這本書,原來宇宙也著急著要我改變,試著用不一樣的心情渡過感覺會很鳥很不安的2016.

2016年閱讀:
看完了圖書館借的兩本不推薦的言情小說.
1/3 張愛玲  小團員
1/2&3 小野 關於人生,我最想告訴你的事:小野50則陪伴孩子做選擇的故事及孩子們長大後的回應
1/2  兩本原文小說進行中
1/5  作品集的06 未來,你會是我的誰?  
女主角能穿越時空到過去未來,原以為若能預測未來回到當下的她可以扭轉未來,讓生活照著她的計畫進行事事如意,但不管怎麼穿越,如何小心翼翼的預防,小細節或許略有改變大結局的結果還是一樣. 這樣的故事提醒自己與其步步為營 悔恨生活 不如好好的活在當下, 開心生活 因為結局都已經為每一個人寫好,唯一能改變的就是當下自己的心與行動.
1/6 吉本芭娜娜 甜美的來生 
交通事故小夜子重生,愛人過世, 逃過死劫的小夜處於身心虛弱靈魂沒有歸位的狀態下可以看見鬼魂,歲著時間過去,安靜地生活和工作,懷抱趕夜,靈魂終於慢慢的跟上身體.透過吉本芭娜娜小說中清淡的文字獲得被理解稍稍的舒坦.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文字: 身上有洞,是身體週遭 那些看不見的物質也出現缺損,有時候那些洞經過很長的時間也補不好,感到不安是肚子有洞的人的特徵, 那些看似外在緊逼而來的緊張不安,其實是身體裡面的內臟感到不安, 但因為內與外是一體的,所以人都搞混了.
1/5  作品集的08 如果讀者愛上我?  

2016 運動
對,我開始運動了. 
1/5 

印度鄭多燕之二部30分鐘釋放運動01.mp4

Bipasha Basu(人稱為印度鄭多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oi-iydLzs
只做了12分鐘 ..+ 7分鐘伸展..  挺好的,繼續加油

體重51.9 體脂28.0% (胖了 好大一圈)

1.12.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7/28/29

Day 27 (Nov. 30)

疲倦的早晨,幫nanako準備好早餐請她起床,妹妹也跟著起床,安撫妹妹說要帶姐姐去等公車,跟著姐姐一起出門. 一整天疲倦著,下午跟孩子的爸說請他接手照顧小孩,我晚上要直接回家休息,  I went home and laid on bed, I heard kids went home and they found I was sleeping so kids told each other to be quiet.  Daddy told them several times to take showers but kids no action at all. Nanako said she must to go to school on time tomorrow.  It's a good idea, but she must well organize her stuff if she wants to be on time.

 Day 28 (Dec. 1)
A terrible morning.  I am still tired and prepare breakfast.  Nanako gets up late and was anger at the breakfast I prepared for her, and was picking her clothes so I lost my temper and yelling at her for waking up so late and picking at food and clothes.   Then, she was aware of late for school, I was even anger at her self-awareness of being late, I yelled at her that if she ever went to school on time, that's because I pushed her every morning.   I was not in mood to take them to school, and Finally (the day after Oct. 1), their Daddy finally knew to drive car in advance and wait down stair while kids are preparing for school.  Anger made me unhappy.

Life with kids is full of a lot details.  Prepare outfits before sleeping, make them to bed earlier, train them good habits, such as brushing teeth, preview, and reading.  Decision what to eat at breakfast, Always the 1st one to wake up, making breakfast to them, having them go to school on time, picking up from school, dinner, showering and etc.  Why does these routines make me so exhaustive???  I need to think.

Day 29 (Dec. 2)
Pace is recovering.  Nanako told me what breakfast she would like in this morning last night and she prepared clothes in advance.   I did not wake momoko up, so I could accompany nanako to school.        

29.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4/25/26

Day 24 (Nov. 27)
晚上接了姊妹, MOS解決晚餐。姐姐詩背了,不夠熟捻但是有趕上媽媽訂的學校進度。詩的熟悉度等週末偶爾陪他念幾次(無負擔練習法)。
回家,撘公車時妹妹被公車司機誤認為弟弟,姊又取笑她讓妹妹非常生氣(再大街上尖叫),上下車忽冷忽熱的溫度讓媽媽很疲倦身體很不舒服,提醒著姊妹控制音量。孩子們當晚都還算配合,唯獨momoko刷牙總要刷兩次,讓媽媽有點火氣。講完故事,睡覺。22:00 The end.

Day 25 (Nov. 28)
洗完兩桶衣被,幫衣服換季,姊妹們準備出門的東西,換季后媽媽發現自己胖了完全沒有合適的簡單舒服週末外出服,姐姐看媽媽無法出門,叫我學著她穿,短褲+褲襪最舒服阿(換好后小人對媽媽只有黑色系列的衣褲非常不滿意,直說你怎麼只有黑色?)出門前提醒姊妹出門時不要吵鬧,尖叫,打架,不然直接回家。媽媽發現越是這樣講,MOMOKO就不受控制。在樓下等過馬路時就出現了一次小人尖叫媽媽要直接把她們帶回家的狀況,等車時換姐姐喊熱等好久要去便利商店等被媽媽拒絕,好不容易車子來了媽媽頓時覺得好疲倦,決定好好的吃頓午餐犒賞自己。

換乗捷運時,MOMOKO又不開心了,因為她佔了兩人的位子,三人無法擠兩人位,請她移到媽媽跟姐姐旁邊的位子,見她不來姐姐還去牽她過來,來了依舊生氣哭鬧,媽媽說:「你的行為已經吵到其他乘客,請安靜,不然下一站就下車。」小人要求換位子,換到媽媽與姐姐中間,換姐姐不開心,兩人開始推擠打架。媽媽在下一站帶她們下車,要轉搭回家的車。媽媽問MOMOKO:「出門要聽誰的?」MOMOKO:「媽媽」媽媽問MOMOKO:「座位誰決定?」MOMOKO:「媽媽」媽媽問MOMOKO:「上車要吵鬧?」MOMOKO:「不吵」,媽媽問姊妹:「還要給你們一次機會?」姊妹:「要!」等了下一班車,上車也是坐在前一班車原本的三個人的位子。【無語了我】

兩點多終於抵達,換阿公接手。媽媽躺平補眠,醒來已經5點,弄晚餐的時間請四位小人先去洗澡,晚餐時間請四位小人把電視關掉到餐桌前用餐,邊吃邊聊,男孩說他半夜會起來偷吃東西看電視,女孩們說吃宵夜會變胖阿,男孩表演他怎麼吃怎麼看電視的姿態,我說:「那是豬八戒的吃像啊」大伙笑成一團, 媽咪順便宣布今晚八點要上床,晚餐不用吃太多,小人們各自點選的水果也在客廳桌上待會吃,小人們討價還價成了九點上床, 故事時間后就寢。 10:00 THE END.

Day 26 (Nov. 29)
媽媽會認床、跟小孩睡總睡不好,NANAKO的過敏夜晚又加劇,起身很多次,請她換長褲喊熱,不換長褲鼻塞鼻涕全來,已經沒怎麼睡的媽媽氣的直接給她一掌。早上起來弄完小人的早餐后居然有回籠覺可睡,(有爸的孩子像個寶)再次醒來已經過了中午,點了PIZZA 外送,孩子們邊看卡通邊吃,2NANAKO就不斷出現高分貝叫囂多多寶,請她們午睡都不睡,於是媽媽決定約3點離開。妹妹上捷運又鬧脾氣, 一下子氣說:「每次都是聽姐姐的坐姐姐選的位子」,媽媽說:「你選的是博愛座,待會可能要起身讓坐」;一下子又吵:「很熱很熱很熱要脱褲襪」,接著姊妹就在捷運上睡著了,到站叫醒她們下車,打算帶孩子去操場跑跑再去吃牛排。去操場媽媽說或走或跑5圈就可以去用餐。小人們先完成第五圈,媽媽在100公尺后走著,當媽媽再看到姊妹時,兩人已經開始互拉頭髮扭打。媽媽說:「兩人還有力氣再去跑2圈」姐姐知道抗議無效,自己走了兩圈,妹妹討價還價不成走了一圈,兩人又互推了一下導致妹妹跌倒哭了大半個操場找媽媽。等姊妹倆都到我面前,媽媽說:「走,不吃牛排了。弄什麼你們吃什麼。」隨意的搭了一輛最快抵達且有空位的車,在可以買水果有晚餐可吃的巷弄下車,給她們吃晚餐,晚餐時又因為妹妹洗手不小心潑了姐的眼睛,兩人開始叫囂,媽媽說:「潑到眼睛要跟別人說什麼?」妹妹說:「我沒有!」姐姐說:「你有!明明就有!!」媽媽也提高音量說:「如果不是故意的,要說什麼?」妹妹氣呼呼的說:『對不起!』媽媽說:「溫柔的說!」妹妹換了個pose站個三七步說:「對不起!」媽媽說:「說對不起還要跳舞的姿勢嗎?」姊妹都笑了,又互相道歉,媽媽提醒她們用餐乖一點,之後又配一碗豆花甜點,再買些水果,最後幸運的搭上一輛能抵達我們家的公車。妹妹喘噓噓的上車,說:「幸好有趕上,我很怕沒搭上車,姐姐又罵我」媽媽問:「姐姐會罵你?你會怕?」妹妹說:「會阿,姐姐會說:『你看都是你慢吞吞的沒趕上又要等多久…..』」媽媽笑了笑,對於整個下午不斷氣來氣去感到非常非常的疲累。

回家,除了姐姐不喜歡自己洗澡時妹妹再旁邊刷牙,姊妹有爭執,而momoko依舊想以漱口代替刷牙被媽媽要求重刷,小人抗拒媽媽的碎念,媽媽很堅持的講完上下前後裡外都要各刷20次!八點多一點點就上床,講故事,915就寢。

26.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3

DAY 23 (Nov.26)

一早,為了一起出門,妹妹打包早餐去學校吃。等車時,momoko從厚外套裡摸到那隻她找了很久,也曾因為找不到它被爸爸打過手心的護脣膏。小小的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母姐都替她開心。小人在車上不停的拿出來擦,又小心的收好,也不忘問姐姐她的護脣膏有沒有收好?互相提醒著要記得收好。

天冷的晚上臨時被通知要接小孩,來不及採買就外食吧,火鍋日。姐姐腳疼已經持續兩週,一早自己要了健保卡放書包說她晚上得看個醫生,晚上走路一拐一拐的,看來真的得去看醫生。簡單的檢查推斷是阿基里斯腱發炎,拿了貼布回家貼。小人們對於症狀不大清楚,開心的講著:「阿基師,姐姐的阿基師痛」,媽媽說:「是阿基里斯腱發炎」。小孩說:「原來不是阿基師!哈哈哈!」媽媽決定街舞社團暫停一次讓腳休息一週,姐姐當然又很有意見。

路上,媽媽疲累想快點快點下班。回到家,超過八點要趕快洗澡整理才能趕上九點上床,弄好姊妹8:30,簽聯絡簿時順便跟姐姐討論今天很可惜的97(兩個注音錯誤,一個生字一撇沒到位),對於沒能100分,姐姐有點失望,媽媽說很好了,字都寫對了,三分是小粗心下次再加油。原本媽媽想忽略今晚的複習,沒想到妹妹洗澡后自己在書房弄作品,姐姐拿出了數學自修複習著。面對自主學習的孩子們,媽媽只能提醒姊妹九點前刷牙上床、講故事、睡覺。姐說昨晚的奶奶18歲好好聽,媽媽也很開心如果孩子從聽故事中找到了一絲絲閱讀的樂趣,那麼媽媽的努力就有收獲了.

momoko睡前總會這裡痛哪裡癢, momoko去找爸爸處理,小mo不大喜歡找爸爸,但是媽媽總是刻意的會找點事情讓孩子養成找爸爸的習慣,孩子的成長請爸爸不要缺席。

Nanako睡前喊熱,原本已經準備好隔天要穿的外出服又想換成褲襪短褲,原本在床上躺好又起來要重弄衣服,聽他murmur, 媽媽完全不想反應,最後姐姐自己說:「算了,明早在弄吧,趕快先睡覺。」 姐姐秒睡后Momoko也喊熱,媽媽說:「自己去換薄一點的衣服」,小人還是持續哀哀叫不動作,媽媽又問:「不換衣服你要怎樣?」小人說:「把電扇風再開大一點。」那就去阿~

是說媽媽越急越晚下班嗎?

9:45 The End.

25.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2

DAY 22 (NOV 25)
Nanako一早起床到客廳直接播放卡通DVD。媽媽提醒她換好衣服,吃早餐再看。 媽媽提醒一次後發現她整個人定格在沙發上, 連衣服都還沒換好,於是直接把電視關掉,小人開始大哭大鬧跳腳,後來小人發現媽媽無動於衷,并沒有因為她的不當行為引起媽媽暴怒,反而跟孩子重申起床要:「換衣服,吃早餐,7:30出門。」約莫5分鐘後,小人冷靜下來把衣服穿好吃早餐,卡通當然是沒得看了。 搞定姐姐將要出門的MOMENT,妹妹被爸爸叫起床,在已經要出門的時間點叫妹妹起床真有事,妹妹要換衣服吃早餐當然來不及跟姐姐一起出門但妹妹有很想跟媽媽一起出門,妹妹開始哭鬧,面對哭鬧的孩子,媽媽頭又開始痛了臉應該垮了,趁著自己還能好好說話時給妹妹好幾個抱抱,告訴她今天沒法一起出門。媽媽先帶著姐姐先出門,妹妹要一起出門的問題只能留到晚上再解決。

晚上,姐姐課輔班聯絡簿上寫著:【社團結束,15:30才回到課輔班,請家長處理。】社團14:10結束,小人在外遊蕩到15:30。原本連著兩週的體表會團練,佔去兩個星期三社團時間,媽媽就擔心這兩週的不規律,小孩這週社團會不會有狀況,沒想到真的發生狀況。媽媽問:「老師這段話是怎麼回事?」姐姐:「社團結束後跟A同學去逛逛,遇到B要了些點心吃,吃完再跟AB同學去操場散步,BLAH BLAH BLAH…」妹妹在姐姐解釋的當下,也搶著說BLAH BLAH BLAH…  媽媽開始有怒氣。由於答應讓姊妹電視看到七點,媽媽也需要冷靜一下,原本到口的飯看到老師的這段話覺得飽了,扭傷的腳也痛著,先去洗澡,七點再處理。

七點,再聽一次姐姐的解釋,了解老師如何處理?她自己是否知道錯在哪裡?媽媽再補充:
1.        安全問題(上週的校園新聞&迷幻藥伪裝成糖果)
2.        規則(對的時間在對的地點做哪些事情?) 
3.        懲處:因為無法遵守社團后直接去課輔班的規定,這次是初犯,若第二次再犯將取消目前所有的社團活動,下學期也不在上社團,若第三次就是直接去安親班,不再留校課輔。
我告訴她安全與規矩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她沒辦法做到讓家長不安心就是送安親班看管。NANAKO當天玩心很重,圈詞草草了事,先請她自己把過草的字重寫,媽媽後來再劃掉一些字請她重寫,依舊沒改好,最後不改了,媽媽把沒寫好的字直接劃黑。告訴她被劃掉的字是太大太小,比例不好看的字,去學校擦乾淨後再交給老師。晚上預定複習圈詞,媽媽提醒她在學校考圈詞必須全對,她又開始討價還價,「90幾不行嗎?注音容易錯耶!100分可以加蘋果嗎?」媽媽說:『不行,圈詞是該課必須會的字,小考必須全對。』於是小人偷偷躲在廁所複習圈詞,複習后考試,因為她有些之前學過的字可能還容易寫錯,所以媽媽順便加考幾個以前學過但可能還會錯的字。考完后錯字再練習寫一次。妹妹很堅持的說隔天要一起出門,所以請小人們先選好隔天要穿的外出服,趕在9點前上床講故事。


9:35 THE END。

24.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1

Day 21 (Nov. 24) 

前一晚跟momoko約定因為東西很多由爸爸送他,媽媽先送姐姐上學,momoko起床換了衣服后跟媽媽討了個抱抱,乖乖的享受早餐. 媽媽跟姐姐也順利出門. 出門時跟姐姐討論;"會不會覺得上學提不起勁,沒精神?" 姐姐說:'會阿,但是我只要跟同學跑跑,跳跳,玩一玩就有精神了"
晚上,孩子跟預期的一樣沒睡,但有進步到已經上床. 給了親親抱抱后約定躺好入睡,兩個還是沒睡一直起來跟媽媽講這個弄那個. 媽媽打定主意 --如果今天晚睡明早無法起床,就讓她們遲到吧(遲到了至少有睡飽), 有了這個決定,媽媽對她們拖延上床的表現不急不氣. 既然沒睡,請nanako把該改的字改好后,再請她們上床,姊妹上床后果然又很有事(姊妹搶爸爸的枕頭),不再依他們的吵鬧處理,而是依媽媽的目標-趕快睡覺處理這個事端,
10:45 the End.

23.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20

Day 20 (Nov. 23)

體表會補假一天,孩子們由爸爸帶。

晚上去了大咪家一趟,回程姐姐想在車上吃橘子,媽媽說不行,會把車子弄髒。Nanako開始哀求,媽媽說那你問爸爸,當然是被爸爸拒絕。媽媽反問她:「既然知道不可能為何還要問完媽媽又問爸爸?爸爸拒絕又來求媽媽?媽媽比較沒原則嗎?」nanako說:「對,你比較好講話。」接著又開始說:「口渴,如果可以吃一片橘子就解渴了..」媽媽決定忽視她,姐姐終於明白無法再車上吃橘子,只好放下這個念頭,姊妹開心的在車上聊五四三。下車後,媽媽跟姊妹說吃完橘子去刷牙睡覺,孩子們說:「早上被打了20下,好像東西還沒整理好,爸爸說8點要整理,可是我們回來已經超過8點,可能待會要繼續整理」。這時媽媽就有點氣惱打有什麼用?回家又發現,請不努力三人組去圖書館借還書,卻借回了6張dvd跟四本書。是怎樣?!姊妹說爸爸規定一人只能借兩本應該是書太重不想提吧!頭疼伴隨著這一切再加上9點的上床時間,媽媽開始煩躁,這當中不自主的催了孩子好幾次刷牙睡覺,想強忍著卻也忍不下的大聲的告訴爸爸不該這樣安排今天的行程,應該讓孩子完成必要的事情再出門。小孩也說對阿,都是爸爸害的。媽媽跟她們說爸爸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又要帶你們,耽誤了他的行程才會在你們沒完成應辦事項就帶你們出門。趕上床后,媽媽頭實在越來越疼且很疲倦,就以她們刷牙讓我提醒了好多次為由跟她們說只能講兩個故事就得睡覺。講完故事孩子就寢,打20下這種處罰方式讓我無法入眠,決定起床告訴孩子的爸爸這是很無效的處罰。

孩子被處罰是因為她們沒整理,弄亂環境。媽媽問孩子為什麼每次都要被修理?你們有想過為何每次都是重複性的問題被修理?五歲跟八歲的孩子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只能說出因為不乖所以被修理。我想這不是修理孩子所預期得到的結果。我們是希望透過某些機制(修理或者整理)讓孩子學會某些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不是讓孩子屈服再你的權威下。個人覺得這種處罰是惡性循環,打不會讓孩子知道如何改進,只會讓孩子怕你。打的次數越多,而孩子還是無力改善就會變成消極的心態:「打就打吧!這一次逃不掉,忍過受點皮肉痛就好。」打只會加深momoko的壓力繼續無時無刻的咬指甲,對於原本在家時間已經很少的父女關係會更加疏離。大人之所以為大人就是我們有思考能力,能重新規範圍籬, 引導孩子再圍籬內受到規範又享受到自由, 如果今天想建立一個【整理圍籬】,如何教孩子整理?圍籬內有哪些自由?哪些規範?多少時間內要完成?一次做多少?預測哪些是孩子無法一次性做好做足給她們重做的機會,或者先幫她們分段規劃整理範圍。對於總是整理未達標準的的內容,是否要簡化?物品是否應該簡化?收納空間是否足夠?這都是大人應該先幫孩子想好,再透過跟孩子討論達成共識後再進行整理的工作。孩子本來就是規劃,討論、執行、檢討、修正、再做一連串不斷的練習才能看到成果。再者媽媽本身就不會整理,對於那種太井然有序,東西很多卻要整理的井然有序的整理法做不來,但是簡化物品,東西用完歸位即完成整理這種卻很適合我,而生長環境跟媽媽很不相同的爸爸就很擅長整理,保留東西,或許鞭打之下會好好整理,但是一步步穩扎穩打的學會快速不費力的整理收納,省略打人或者被打的痛苦跟壓力不是更好嗎?

22.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17/18/19

Day 17 (Nov. 20)

早上帶著不努力組2位組員出門,終於擺脫遲到的命運。帶著Momoko去解決她昨晚過長過大運動服的問題,小人在老師的勸說下終於接受『它』。

晚上接了姊妹,宣布可以外食,姊妹還是想吃麥當勞【贈書跟薯條是主要原因】。於是媽媽宣布:因為兩位這週有配合努力改善狀況,所以獲得麥當勞乙餐。因明天的體表會,所以沒強制nanako複習,原本預定8點上床,有稍微拖了一下到9點入睡。對於睡前故事的長短、數量,Momoko依舊會耍賴,對於陪不陪睡,nanako也會小賴皮,媽媽一律以一個吻兩個吻解決,對於圍籬建立媽媽要堅持住才行。

9:40 the End.

Day 18 (Nov. 21)
體表會一早,姊妹自行起床,弄好出門。幼兒園家長多半會陪伴隨侍在側,但是momoko是屬於媽媽在身邊行為就超級退化的孩子,所以媽媽送達教室就離開,享受了一下下coffee break & me time. 看孩子們的表演,思考著nanako為何都一副提不起勁的感覺,是累嗎?還是無趣(但是她明明對這次的表演很期待阿)?還是對自己缺乏信心? 也許除了睡眠飲食之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調整,媽媽得再想想看還能為孩子做什麼。下午與namo姊妹的好友有約,孩子們有吃有玩很開心。好朋友的媽媽也很nice, 總是很週到又客氣為大家著想,是值得好好學習的對象。一整天有累,孩子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家卻沒有太多情緒,配合著洗澡聽故事入睡,整體上孩子們的表現有進步。

9:00 The End.

Day 19 (Nov. 22)
原本計畫早上出門去大咪家,請nanako先電話約時間。約好后,媽媽問她們幾點出門?nanako說9:30,因為姊妹玩起畫畫,所以又改口10:00收拾,10:30出門。媽媽補充:「要記得換衣服,課輔班沒完成的背詩怎麼處理?」。nanako說:「要帶去跟多多寶一起背。」協議好,媽媽趁機去床上躺一下。小人們一下子又跟著媽媽賴到床上。
一直想吃糖的nanako帶了一顆糖果到床上,媽媽告訴她:「不能帶食物到房間是規定,可能會引來螞蟻。這點你很清楚,違規了必須接受處罰,媽媽罰你必須再出門前把詩背好。而且你們不玩水彩應該去收拾。」姊妹被媽媽趕去收拾畫具,姊妹收拾著居然又跑到前陽台玩起鞋櫃,把媽媽的鞋子全拿出來拍賣,很顯然沒有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把姐妹的行為看在眼裡,提醒自己先不要開口,在紙上條列出幾點缺失,處理方法,提醒孩子們先把鞋子整理好再進來找媽媽。姊妹還是繼續玩買賣遊戲,媽媽到門口告訴她們5分鐘內把鞋子收好。小孩開始亂塞,媽媽在旁邊監督請她們重新擺放,三分鐘內完成。再進去收拾畫具,姐姐開始發脾氣亂收,妹妹也生氣的說:「都是我收!!姐姐沒收!」,然後開始大哭。媽媽提醒妹妹三次:「先把自己的玩的東西收好,姐姐的部分媽媽處理」小人才聽懂似的又開始整理。姐姐還是邊玩邊弄,這當中媽媽有計時,計時器調到10:30原定出門的時間。 計時器響了還沒背好詩也還沒收拾好表示無法出門。當然孩子行為跟預期的一樣,詩沒背也還沒收拾畫具。姐姐一副你也不能對我怎麼樣的態度,自顧自的玩著自己的水彩盒。媽媽拿起棍子,妹妹開始哭著說我有整理,媽媽說:「對, 你有整理,我有看到,趕快再把其他的整理好,有聽話趕快整理就不會處罰。」媽媽再把躲進浴室玩水的姐姐叫出來,打了兩下手心:「第一下打時間到了沒整理好還再玩(責任問題),第二下打沒把媽媽要你們收拾的話聽進去(態度問題),還一下【詩沒在課輔班完成】讓你欠著。」現在把東西收拾好,20分鐘後把詩背好。待會20分鐘後沒完成手心兩下。看樣子早上是出不了門了,nanako背詩媽媽弄午餐。弄好午餐nanako也比預定的時間早一些完成背詩,媽媽說:「有進步,吃完午餐可以去大咪家。」小人意外的賺到又一次的機會很開心。媽媽又問:「幾點出門?」nanako說:『12點30』媽媽說:「好,你可以打電話約,但是要準時出門,不然就不去了」。終於順利的在12:30出門。
晚上回家的路上,小人們累了,等捷運的當下跟孩子們玩大風吹有把小孩的睡意吹走一些,轉公車時姊妹爭奪位子,妹妹搶了好位子還不大開心因為媽媽跟沒搶到位子的姐姐一起坐,下車時媽媽給了妹妹一個微笑,妹妹討了一個抱抱,順利的抵達。
晚上,媽媽想測試一下姐姐的專心度,姐姐也因為星期五沒有複習,很甘願的坐到媽媽身旁複習數學。Nanako在疲累的情況下,專心度大概10分鐘,10分鐘內寫的數學都是對的,情緒與閱讀都是最佳的狀態。媽媽提醒她如果累了可以休息,媽媽先幫她做一個日期、時間、分數的紀錄。要想辦法把提升專心度,但是要慢慢來,媽媽提醒自己 慢 慢 來。
原本媽媽就已經想著手一些獎懲方案,小人們更是興致高昂說要討論一下,利用10-15分鐘討論,對於5歲與8歲的獎懲要做到一樣要求一樣公平是不可能,momoko也對今天得到3個蘋果覺得很不公平以哭鬧的方式argue, 小人希望能媽媽給四顆,媽媽很堅持只能給3顆 。媽媽說:「規定就是規定。大家都能遵守才能繼續玩下去,不公平的地方請下次表現好再賺回來,如果蘋果給的很快,媽媽很快就沒錢買換購的贈品。」要換什麼東西呢?小人們想了一些,平常不可能買給她們的kitty圖案的口罩,粉彩筆(有跟她們說已經有的就不能在買),螢光色紙(什麼鬼東西?),圖畫紙等等。
9:30 The End.

19.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14/15/16

Day 16 (Nov. 19)
Goal: 10歲前培養好自主管理:有很多細節要思考、計畫、引導。
早上碎念中帶著怒氣,急迫,不耐煩,而我也把怒氣帶出門(氣不配合、氣遲到,怒自己為別人的事情發怒,氣不是我的問題卻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只有我白努力,不努力三人組為何不改善??如果是這樣我又急又氣有何用?自我覺察,反省) 晚上跟孩子們開會(開會之名,行吃吃喝喝之實)把早上上學前會遇到的狀況提出來討論,母女三人初步查成共識,擬定了執行方法,予以試行。

晚上,孩子累了又開始有拖拉的狀況出現,字體、複習有點拉鋸的情況下完成, 因為寫了一天的國字請nanako改背九九乘法表的8. 小人很有意見,一定要複習國語,於是請她寫自修,有比較仔細的練習,也有發現自己的錯誤,抄答案時媽媽提醒她從前面找答案,不要從後面抄答案. 最弱的造句,習慣以你照依句我照很多句來啟發孩子,偶爾也請妹妹參與體驗一下,算是在輕鬆的狀態下完成複習, 原以為她們兩會在玩上半個小時,沒想到孩子們稍做休息後就自行去房間等媽媽。這次換成孩子催媽媽去房間. 整體上,孩子們晚上有進步了~
9: 15 THE END.
姐姐把家裡的學習單&答案帶去學校課輔班,她的出發點是 『有空會自主練習』,但是現在連作業的『完整度』與「速度」都還沒達到理想,就已經跳躍到自主練習,或許她也有在思考怎麼讓自己達到媽媽的標準。

Day 15 (Nov. 18)
若先送姐,妹不開心,不送姐,姐會遲到,遲了姐自己去會有安全考量。既然這個問題已經存在,這週又沒人正視&解決,就先留給老的處理。媽媽打理好大小就自己帶著頭疼出門。
晚上,頭疼持續著也沒舒緩,倒是姊妹都算ok(有火藥味,沒引爆)。大小都說:「明早不能遲到」, 媽媽說:「要早睡」,然後告訴她們晚上有多少時間要做哪些事情後,大家分頭進行。姐洗澡后複習30分鐘(姐有碎念但還是進行了),妹先去管理她們兩的幼兒園班,等姐姐複習好,姊妹一起合作手做了13根紙的冰淇淋給13個隱形小朋友選,分配好后,媽媽也有一根momoko hand made ice cream cone。提醒她們上床時間,小人們收拾東西、刷牙、上床。告訴她們睡前有10分鐘的自由時間,然後10分鐘後關燈睡覺。今晚,不知道是媽媽頭太痛,還是孩子們期待著明天的預演,一切都很按部就班的進行。
9:10pm the End 。

Day 14. (Nov. 17)
透早,妹妹為了綁頭髮哭鬧 :要簡化綁頭髮這個事情,讓孩子選擇1or 2,因為媽媽不是美髮師。很抱歉給了孩子錯誤且不當的期待。
姐姐收到舅舅送的自修,大樂。喜鵲報喜般的跟媽媽說:「我要帶去課輔班寫」媽媽拒絕這項提議,因為有答案,寫習作時可以直接抄答案。媽媽明白的告訴他:「在課輔班把寫作業這件事情寫好,寫整齊,習題弄懂就好。要增加其他功課以後再討論。」 (小人喜歡把不喜歡的事情簡單化or 省略,這是好的想法但需引導他到正確簡化,且應用在學習上。)
除了那個來很阿雜... 要進行一項重建工程但是有很多細節要討論擬定達成共識,先放過自己吧。

16.11.15

培養孩子自己寫功課的習慣 by 顯文老師 & 運用

培養孩子寫功課的習慣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指導和建議,然後放手讓他自己去執行,之後親子一起評估效果,如果成效不彰,則一同找出可能的原因加以修正、改進,然後再放手讓孩子執行、再做評估、再去修正···逐步協助孩子建立有效率的寫功課的方式和習慣。
作業問題所有權屬於孩子?那麼父母就該退居一旁,僅扮演協助和鼓勵的角色,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和面對問題,父母絕不該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神在屬於孩子的問題上,這樣只會造就孩子被動與依賴而已。
其實不懂如何將顯文老師的話應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與一位老師朋友聊天,談到媽媽的困擾,老師頭一句話就是:「恩.. 8歲還小。她还太小,毕竟…… 爱玩,是小孩子的通性」
媽媽問:「哪些指導建議?」
老師說: "培养她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必须的,但不能要急。陪她玩的过程中,发现她的优点,多鼓励,然后将其引用到学习与生活中,慢慢的告诉他,其实,学习和玩耍可以并存……现在小孩,多鼓励,多奖励… 可能发脾气就会适得其反,做的好,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赞扬,小孩都差不多,又淘气,有可爱,還有就是要耐心细心。"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13

Day 13 (Nov. 16)若無規矩,不成方圓: On Monday morning, everyone get up late, I prepared breakfast to Nanako only.  She is late for school, so I leave 2 kids to their daddy and went to office directly.  Momoko got nothing to eat becasue her daddy did not buy her anything and bring her to school (my God, he does not know that WanFang doesn't offer breakfast to kids!!!!)  Well, it is a good lesson.
Time pressure and kids stuff makes me an exhaustive morning.  I got to rush to do everything. and  I found even, daddy is at home in the morning, he does not help at all.  I have to take care the food, stuff, kids' emotion, my stuff and bring one kid to school.   So sometimes, I leave two kids to him in the morning because I am anger at him for acting so useless.  Now, I thought it is a bad way to deal with family things.  The way I did to Kids and husband and myself is harmful.  If we did not change, I am the only person who feel exhaustive and kids behaviors are the same (late, too emotional, lack of directions), husband is no responsibility..   so I propose that we need to have a meeting and set up all rules for kids and duties for us. .I don't want bad feelings soured family's atmosphere.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to improve currently situation.
At night, kids are home.  Nanako took shower herself, and review the English song that she will retest on Tuesday.  She chooses the song that Daddy helped her master with.  It's fine with me.  I really dislike the testing method but it is good to know that we have to spend time on learning English. Right Now!  After 20 min practice, she told me actually the test is sing along with CD, not sing along with Music.. I was very surprise and asked, so simple?? and she failed?  She replied Yes, that's simple... I told her, oh, then with so many practice, you will pass the song test, right?  Hope so.  If she still failed tomorrow, she already passed my test tonight.  Then she got 1 hour free time.
Around 9pm,  I told them to brush teeth and go to bed.  Nanako said wait, wait, wait.  The bad habit of waiting appeared again and I remind her to brush her teeth immediately.  Then momoko and I went to brush our teeth first.  During the teeth brushing, nanako kept turn on and off the light of toilet.  I warning her several day several time but no improvement.  I told her to stand still for 5 min. and no story telling, but it seems doesn't work on her, she kept moving.  So I change the punishment, and I told daddy to bring her to ground floor and jump jumping rope 500 times.  When, she returned, she go to bed, read a book and sleep.  Bedtime story time, Mom told Momoko that two book only, after we finished reading, she must sleep.  After finished, momoko kept saying one more one more, and then anger for not reading one more book for her and start to crying and ticking.  I remind her our rule and told her to sleep.  She yelling and crying for a while and said to Mother: " you did not kiss me".  I kissed and hug her. She finally stop crying and sleep.         

15.11.15

2015. Nov 行為改變 Day 11/12

Day 11 (Nov. 14)
Kids and daddy are at home to clean the house while I go to Market to buy grocery and borrow booked from library.   Daddy gets used to punish them by stick.. maybe, it works immediately but kids forgot easily.  Same bad behaviors happen all the time.  I thought it is a bad circle, but quick way to deal with kids. Parents have their styles to raise kids.  If beating was his style, kids have to learn from it.  

That afternoon, we took bus to Head library to meet up with their daddy.  Kids took about one hour to prepare before going out, really kill my patience.  They borrow about 30 books from library and then we headed for dinner and shopping.  From my observation, Kids' behaviors are well (real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past experiences), though I reminded Momoko two times to seat on her seat because her seat belt was not working and need to fix by adults.  And one time, that momoko insisted to go with her daddy to base room where daddy's car was parked.  I told her daddy said stay here and that parking area is very smelly, why do you want to go?  She replied : go to messy up. Devil momoko! 

Day 12 (Nov. 15)
Nanako got some learning problem, such as lack of studying motivation, poor concentration, easily distraction.   And the English teacher left a message on the communication book that she failed in English test and she must take an exam next Tuesday to make up her poor score last week. besides, she was worrying that Nanako may fall behind because of her bad learning attitude, she is one of few students who are not obey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at class.  

There was one case happen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Nanako called in sick so she did not complete her assignment at class, I helped her to ask other classmates and finished the assignment at home. Then I found that page of the assignment was tear up by the English teacher.  I did not dig into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but thought the English teacher may not want parents to involved in her teaching, so I leave kids to her.  

Now, I found Nanako got problems and seems worst than I expected.    The mid-term exam is very easy.  Just choose 1 song from 4 but have to sing with music.  I found the difficult part is nanako did not listen to CD ( actually, she lost the CD already) so she did not catch up with Music.  And she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teaching.  Now, she gave up, totally gave up on English.  After accompany her with two songs, I found even the common sentences that she already speak, she thought it is hard to catch up with music.  She practice one song, but I force her to master 4 songs.  It took us one afternoon and one night.  

And yes!  I yelled at her again.  I yelled at Momoko, too.  Because I am so anger at they did not do their own thing well !!!! 

I am not worrying abut her poor performance at English class because I can teach.  English is more fun than she expected, but I got to lead her and show her how much fun it is... another challenge for me. 

After dinner and shower, we sat in front of dinning table, she and I had a meeting to discuss staying at after school class or go to cram school.  All she wants is free  time and refuse to do a lot of practice like she did at cram school.  Thus, we reached some agreements, such as, spent 30 min per day to review and do more practice in English.  Min of Score, punishment & make up if she had bad score.  Night Time schedule.  To finish all of homework at after school class and etc.   It was not easy but for long term performance,  teaching kids to self-study is a valuable habit and will be benefit for her a life time.